跟随薛涌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1)网络时代家庭学校的兴盛与崛起

在中国留美潮流中,寄宿学校的热潮是对孩子成长期心理和感情需求忽视的一种盲目竞争。这种不理性追求背后,是家长因体制依赖症而产生的。这些家长在自身成长时依赖应试教育体制,现在失去信心,就急切地寻找替代方案,不管了解多少。这导致他们习惯性地把教育职责外包,认为孩子上了重点学校、参加了好的补习班,或是在美国读寄宿高中,一切就完美无瑕。美国的寄宿学校,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给他们提供安慰。

然而,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往往发生在家庭中。在传统社会中,“家学渊源”被用来赞誉某人的学问功底,但这一点建立于没有现代义务教育制度,没有大学公共教育机构的情况下。在西方,800年前大学就已开始,并且19世纪逐渐普及了义务教育。在北欧等国家,上大学或研究院近乎免费。学业公办,而非私人处理。

最近几十年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所谓“家庭学校”的兴起,如同一股潮流,它为那些对现行体系不满或不同意的父母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最早是少数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人士,然后宗教保守主义者成为主导力量,因为美国坚持政教分离原则,使得许多父母对公立、私立学校都不满,因此选择将子女从系统中拉出,让其在家接受教育。

根据调查,有36%原因来自于宗教和道德价值观,有21%因为不喜欢环境,还有17%因为教学质量问题。而《美国家庭学校》作者约瑟夫·墨菲教授指出,这些都是对义务教育极端形式的私有化。此外,2005-2009年期间,在教会小学学生人数大幅度减少,其中80%降低属于改为上家庭学校的情形。

研究表明,从家庭学校出来的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略好于普通公立学生,而且行为并不是特别孤僻怪异,只是更健康。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 schooling 的优越,这只是说明这些家的经济条件和资源都比较好。当把这些变量排除后,我们还不知道真正效果如何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事实数据支持此说法。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趋势将继续壮大,因为现代义务教育本质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很多发达国家意识到这是核心竞争力之一,由国家统一管理最有效率。

随着多元化思维方式和经济发展,以及更多父母拥有高等学位并能够自己进行儿童抚养,加上网课平台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这使得家庭 school 成为了难以阻挡的一股浪潮。不仅如此,由于网络课程丰富多样,可以由世界各地(至少英文世界)的最佳课程选择,无论是在知识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超越了传统公立或者私立学校能提供的范围,使得个性化发展获得了制度上的支持与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