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切忌跟风 别当世界课堂里的留学垃圾

最新消息显示,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40万,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留学风盛行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跻身“世界课堂”,但,因语言沟通障碍、文化差异、心理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的留学失败案例也不绝于耳,业内甚至称此为“留学垃圾”现象。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以中国国际教育展为代表,留学咨询机构、国际教育机构,甚至一些海外院校纷纷在上海的展览馆、高档宾馆举行国际教育展,有些家长一天要赶二三个场子,个别请来名校招生官、驻沪使领馆官员的说明会更是人头济济,甚至要动用保安来维持现场秩序,留学的热度可见一斑。 就在家长们疲于奔波的这两天里,最新消息称,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40万,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33.97万人。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外留学生人数为127万,位居世界第一。业内预计,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有望突破49万人。 与民间汹涌的留学热潮相比,欧美等留学目的国的经济形势让人不禁感觉寒冷,“留学容易就业难”的问题困扰着不少留学家庭。最近一次在上海举行的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与专场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拖着行李箱的学生,他们来自上海以外的城市,大多回国半年有余,有的待业在家,有的正在“小公司”任职,希冀着骑驴找马另谋高就。“在英国,不少药厂的研发分部关闭了,新的研发部据说会搬到中国。”一名在英国念完药理学硕士的中国留学生向记者如是解释她回国就业的原因。 有人说,这是“引凤回巢”的好时机。不过,海归回国就业,面对的未必是坦途。智联招聘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的人起薪不足4万,67.2%的人起薪不足6万。当国内人力资源趋于饱和,企业主对海归的认识也日趋淡定,近7成企业人事表示会对海归人才一视同仁,仅不到3成者表示会优待海归人士。 根据招聘行业观察,中国留学生的“新回国潮”已经到来,他们将和本土学生一道竞争就业岗位,“洋学历”不一定能加分,相反,他们还得克服对本土就业市场不熟悉、缺乏本土实习经验等问题。回国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另一次文化冲撞。当中国的学生教育经历越来越多地被分割为两段式——前半段的传统东方式教育“嫁接”后半程的西方式教育,求学观、就业观都需要应声而变。 育路出国留学网免费赠送价值1万元的留学规划 免费出国留学评估 育路出国留学网咨询电话:400-8013-655、400-801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