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踏入教室前,已经是上课前的15分钟,你背着自己做的书包,穿着干净的小布鞋和卷起裤脚的牛仔裤,还有那个老式黑莓手机调制静音。你不停地走过那些匆忙去买点心或是去卫生间照镜子的同学们,他们总是在寻找些许安全感。有些学生则紧张地在最后一刻赶做作业,将笔记本堆放在地上蜷坐在地板上,而你却知道提前准备的重要性,因此早早到达教室,你显得格外有型。
打开门,一进教室,你发现它空无一人,灯光熄灭,只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这种寂静让人感到有些异乎寻常。这正是你所追求的氛围,现在你拥有了整个教室每个座位的选择权。如果你聪明的话,你会明白座位位置对于整体印象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探索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以及各个座位方式带来的利弊:
前排
在教授身边,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挑战,对于胆小的人来说可能有点吓人。我曾经有一位教授,他喜欢用清洁剂喷学生,我还有另一位教授,有时候他的反应会导致他不自觉地吐出口水。他是个年迈的大师,有着蓬松白发和条纹衫、短裤、红袜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老版本的沃尔多。一旦他开始讲课,他会警告坐在前排的人,他们已经进入“溅射区”。你的老师可能不会这样古怪,但如果你想把握一切,就得准备好迎接这份压力。
后排
与此相反,在后排,由于与老师之间距离最大化,这可以给你的学习带来好处或坏处。在后排,你可以更自由地画图、发短信甚至在电脑上浏览Reddit。但这也是双刃剑。这些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意味着你无法全神贯注,也许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